管理就是平衡,經營就是超越,不說不知道(上)
拓展影響企業,企業影響未來,云南職業拓展培訓;
做企業就要有雄心壯志,就要成為領袖型企業家。那領袖經營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呢?十二個字——管理就是平衡,經營就是超越。
一、管理就是平衡
先說管理就是平衡。從企業內部的管理來看,必須建立一種公平、公正、公開、透明的機制,通過制定適合自己企業的制度,在團隊上上下下建立一種平衡的關系。
管理不是一成不變的,有效的管理行為和管理形式都是能產生績效的,而如果不能產生績效,不管這個管理行為、管理形式是如何的高明,如何的科學,只要被證明是無效的,就是對管理資源的浪費。管理就是平衡,正因為平衡才需要不斷打破現在的平衡,然后走向新的平衡。平衡不是平均,它是對成果的檢驗和兌現,而成果是變化的,所以平衡是為了實現真正的公平。
管理就是平衡,并不是說只看付出不看效果,平衡就是對功勞的平衡,獎勵有績效、有功勞的人才叫平衡。沒有功勞的苦勞只是徒勞,只有功勞才會產生績效。管理的平衡,還在于正確對待員工的能力與態度的問題。通常態度好的人能力會慢慢變強。但也有例外,一個準時上下班、從不加班的員工,工作卻干得非常好。另一個任勞任怨,態度很好的員工,從來只有靠加班加點才能完成工作。哪一個才是你更需要的人才?所以是關心員工的態度,還是關心他的能力,就是你需要平衡的問題。
二、如何成為卓越的管理者?
一個管理者,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,或者一個普通的員工想成為一位優秀的管理者,對待自己的工作就必須用老板的思維,而不是用員工的思維來要求自己。一個人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,最終就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。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總經理,所以領袖型企業家的經營智慧,不只是對老板、對創業者有用,而是對每一個想成為領導人的人都有用。
如果你在一家公司上班,你是一位管理干部,那你永遠要問兩個問題:
1、假如我是老板,我會錄用我自己嗎?
2、假如我是老板,我對自己的工作,對我所經手的每一件事情滿意嗎?
當你每天都在追問自己這兩個問題,那你就學會了站在老板的角度,站在自己是創業者的角度,來對待你所經手的事情。如果你每天用心、做好、做對每一件事情,你就是站在一個CEO的角度來思考問題、來干工作,那你就自帶能量,當你這樣做的時候,你的人生經營的結果一定會不一樣。
那老板的思維到底是一種什么思維呢?就是成果思維。成果就是有成績的結果,比如說經營企業必須賺錢,就是企業最大的成果。所以如果你要成為人生的贏家,想成為一個有結果,能夠創造出成果的人,就要明白所有杰出的成就,都是先把小事情做好之后才發生的。當一個人把小事情做好之后,他才會慢慢變得更加有能力,其實就具備了承擔更大責任的實力。機會永遠是給那些有實力的人,而不是我們說的有準備的人。當我們擁有實力,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做好了我們經手的所有的小事情。一個人的實力就來自于在小事情上的沉淀、積累和經驗。當我們把小事情做好的時候,老天爺就會給我們大機會。
那么在一家企業里面,一個人是如何成為領導人?從而成為了企業里面最重要的人物呢?總結一下,答案就是:第一、他做好了小事情。一個人成為重要的人,通常是因為他做了重要的事情,一個人如何才能有機會做重要的事情呢?就是因為他把每一個小事情都做到了極致,也就是對工作保持了高度的責任感。所有老板創業的成功,都是最初珍惜我們的每一分、每一厘開始的,你還能找回當年創業的初心嗎?第二、他成為了有結果的人,能把事情做出結果;第三、他成為了能夠影響別人的人,具有了影響力;第四、他能夠去成就更多的人,一個人能成就更多的同仁,一方面代表了他境界的提升,最重要的是他能量的增長,有了足夠的能力。
三、經營就是超越
經營就是超越,不但個人的成長要實現自我的超越,企業經營同樣要不斷地自我超越,因為超越才能發展。過去我們講不進則退,今天這個社會,不進步已經無法退了,退就意味著滅亡,所以叫做不進則亡。說大一點,宇宙萬物停止生長,就意味著消亡,而一個企業如果不成長不發展,就會消失。
(待續)